澳门管家婆一肖一码一特,全面解答解释落实_尊享版2.777

澳门管家婆一肖一码一特,全面解答解释落实_尊享版2.777

千面怪 2024-10-20 业务领域 25 次浏览 0个评论
  安史之乱前后历时八年,但我们要知道,这八年并不只是官军与叛军作战的历史。   这八年间,充斥着朝廷内部的无数权力争斗,才导致了原本可以早早平定的帝国叛乱竟然迁延了整整八年。   之前最爱历史已经详细讲了皇权顶层李氏父子的权斗,今天接着讲忠臣名将的际遇与遭遇,以及他们作为权力棋子的命运。   是的,很难相信,但这就是正史。   如果仅从叛乱与平叛的角度切入,安史之乱可以简单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军相继攻陷洛阳、长安,到至德二载(757)正月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   第二阶段,至德二载九月、十月,唐肃宗任郭子仪、李光弼率军,并借十万回纥骑兵,连续收复长安、洛阳,安庆绪退守邺城;乾元元年(758)九月,朝廷九节度兵围邺城,历经半年而无功;乾元二年(759)三月,史思明率兵支援安庆绪,九节度溃败,史思明随后杀安庆绪,自称帝,同年秋,进占洛阳。   第三阶段,上元二年(761),李光弼、仆固怀恩反攻洛阳,遭遇邙山大败,但史思明被其子史朝义所杀,史朝义自立;唐朝再借兵回纥,收复洛阳,但因事先约定“土地归唐,子女金帛归回纥”,导致洛阳被洗劫一空;宝应元年(762),史朝义逃回河北,此时唐朝对叛军采取招降分化政策,史朝义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纷纷降唐,史朝义走投无路,次年春被迫自缢而死,安史之乱落幕。   大体而言,第一阶段中,叛军处攻势,唐军处守势;第二、三阶段中,叛军处守势,唐军处攻势,虽然中间有反复。对于唐朝而言,守的时候有忠臣,攻的时候有猛将,这是朝廷能够扛住叛军并取得最终胜利的根本原因。   ▲安史之乱前期形势图。图源:最爱历史制图 2024新澳门天天开彩大全 ,重要性解释落实方法_钻石版5.781   张巡便是在第一阶段中守城的杰出代表。   作为盛唐进士出身的文官,张巡原本拥有美好的前程。史书称其“读书不过三复,终身不忘,为文章不立稿”,妥妥的盛世“学霸”。步入仕途后,张巡历任太子通事舍人、清河县令等官,皆以政绩卓越、清正廉洁著称。所以在仕途伊始,张巡的亲友们都认为,他极有可能因治城兴邦而名垂青史。   可张巡为人志气极高,不拘小节,向来厌恶与庸俗粗鄙之人为伍,故而他的仕途始终没有进展。眼及于此,有好心人曾奉劝他投靠权相杨国忠,为自己谋仕途。张巡断然拒绝,说:“是方为国怪祥,朝宦不可为也。”一个官员需要攀附权贵才能升迁,这正是国家不正常的表现。   如此,没能顺利进京述职的张巡,才被分配到“土多豪猾”的真源县(今河南鹿邑)当县令。   ▲张巡画像。图源:网络   真源地处中原,“盛产”土豪劣绅。张巡到任时,当地甚至还流传着“南金口,明府手”的谚语,说的是当地势力最大的“地头蛇”华南金倚仗在衙门任职的关系,欺压百姓,作威作福。张巡头一次升堂,就让人把华南金逮来,当着全县百姓的面,将其绳之以法,明正典刑。随后,他又颁布了一系列惠民利民的政策。凭着一颗公心做事,在真源县任职数载,张巡便成为当地历史上治绩最好的“名宦”之一。   正当张巡准备大展拳脚之际,安史之乱爆发了。由于中原数十年未历战事,叛军顷刻辄至,不仅朝廷来不及调动军队抵御,各地官吏更是闻风而降。谯郡(今安徽亳州)太守杨万石还未见到叛军的影子,便主动投降了安禄山。   真源县受谯郡管辖,叛主后的杨万石第一件事就要拉手底下的官员入伙。张巡作为当地颇有政声的官员,自然是杨万石的首要劝降对象。但杨万石低估了张巡的节操。面对杨万石的卖主行为,张巡怒不可遏,愤而起兵,率领本县吏民数千人,毅然举起反抗安禄山叛军的义旗。   吊诡的是,决绝的张巡却没能等来同僚们的积极反应。当时在真源县附近,雍丘(今河南杞县)县令令狐潮正准备投降。当地百姓对他们的长官主降嗤之以鼻,趁令狐潮出城迎接叛军,这群百姓直接将城门锁死,誓与雍丘共存亡。但是,雍丘县群龙无首,雍丘百姓也不能组织起有力抗击,所以,城中有识之士派人邀请张巡为他们守城。   天宝十五载(756)二月,张巡带兵接管了雍丘县,与之一同前来的,还有单父(今山东单县)县尉贾贲所部一千余人。为了提振士气,他们先拿令狐潮的家属祭旗,旋即加紧修筑防御工事。而令狐潮在叛军的支持下实力大增,张巡、贾贲到任雍丘仅一个月,令狐潮便伙同叛军大将李怀仙、杨朝宗等率四万大军来攻,并声称要踏平雍丘,活捉张巡。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贾贲不愿做“缩头乌龟”,凭一股忠勇之气出城御敌,不幸全军覆没。贾贲之死令雍丘、真源守军一阵恐慌,但张巡并未自乱阵脚。他分析,令狐潮曾主政过雍丘,必知城防弱点,而敌军精锐,必有轻我之心,要想凭借真源、雍丘两县有限的兵力取得胜利,必须化被动为主动。   张巡决定发动一次奇袭。   他亲自挑选一千名精锐,分成五队,每队两百人。这些人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尽量冲散叛军的阵脚,无需顾及杀敌多少,更不用抢夺辎重粮食,只需要让敌军看清楚我子弟兵的威猛,逼其后撤即可。这次奇袭无疑是奏效的。趁着叛军埋锅造饭的时机,真源、雍丘子弟兵杀至,敌军顷刻间阵脚大乱。数万大军根本顾不上吃饭,也来不及抵抗,便伴随一股莫名的颓势溃退战场。   此后,张巡与令狐潮间又爆发了大小三百余战。令狐潮屡战屡败,其手下叛军锐气尽失,不得不主动后撤。   尽管张巡凭借区区数千士兵扛住了令狐潮数万大军的冲击,但伴随着东都洛阳的陷落,封常青、高仙芝等宿将为唐玄宗冤杀,唐、燕对峙的形势注定进一步恶化。   就在张巡、贾贲入驻雍丘前夕,安禄山的大军已拿下陈留郡(今河南开封)。这里是唐朝河南节度使的驻地,也是唐玄宗在安史之乱爆发后,于内陆设置的第一个藩镇,意义重大。按照最初的设计,河南节度使可统辖陈留、睢阳、谯等十三郡诸军事。这意味着,河南节度使一旦缺位,不仅张巡在雍丘、真源一带的抗击得不到补助,唐帝国在河南最重要的军事基础也将土崩瓦解。   更为严峻的是,自秦汉以来,漕运关东(函谷关以东)便成为长安物资供给的重要模式。隋唐时代的漕运,多取“东南之粟”,也就是所谓的江淮租赋,这些钱粮在和平时代通常需要自江都(今江苏扬州)运出,经长江、淮河、黄河等水路直抵洛阳,再由洛阳地区安排人手,“以车或驮陆运至陕”。可以说,“赋取所资,漕挽所出,军国大计,仰于江淮”。为此,自隋炀帝以下的多位君主不惜顶着亡国的风险,开挖大运河,以保障江淮漕运畅通新澳门今晚开特马开奖 ,收益成语分析落实_钱包版5.842。   ▲大运河地图:蓝色为隋唐大运河,红色为京杭大运河。图源:锦绣人文地理   连通隋唐大运河的通济渠,正好穿过雍丘、宁陵(今河南宁陵)、睢阳(今河南商丘)等地,直下江淮。这就意味着守好雍、宁、睢三线,便能有效阻止安禄山叛军染指江南。   江淮的重要性,安禄山当然晓得。为了断绝唐朝中央的财政收入和粮饷,陈留郡陷落之日起,他就令手下大将李廷望为河南节度使,俾守陈留,同时派出杨朝宗、崔乾佑等沿途收拢大军,形成东略势头,剿灭抵抗势力,以期在未来某个时间段,兵临江南,彻底扭转乾坤。澳门一肖一码一特一中云骑士 ,科技成语分析落实_ios6.098   作为杨朝宗、李廷望的手下,令狐潮被新上司“寄予厚望”。他自知打不过张巡,便带着士兵屯驻雍丘之北,并在那儿盖了座“杞州城”日夜防范,切断张巡义军的粮草支援。   张巡虽然是个文官,但军事思想十分超前。见令狐潮暂时放松了对雍丘、真源的攻势,他便在城中大胆练兵。他的练兵方式与传统将领不同,他从不要求各营主将无条件服从自己,反而允许他们最大限度发挥指挥员的创造性。无论哪一级别的将领,在张巡眼中,都有权根据现状自行调整作战方案,临机处断一切突发事件。   对于张巡这种“无组织无纪律”的练兵方式,唐军内部难免产生质疑之声。对此,张巡解释道:“今胡人务驰突,云合鸟散,变态百出,故吾止使兵识将意,将识士情,上下相习,人自为战尔。”化整为零,灵活多变,或许正是张巡抵抗叛军这么久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秘诀。   不过,令狐潮发动的消耗战,着实是张巡镇守雍丘以来遭遇的最大挑战。   雍丘地小人寡,城内物资储备极其有限。作战日久,唐军的箭矢早就十袋九空,为此,擅长夜袭的张巡又想到了一计奇招。他命人扎制一批稻草人,为它们穿上夜行服,由士兵用绳索套牢,从城墙上放出城外,制造夜袭叛军的假象。   守夜的叛军远远看到唐军出城“偷袭”,于是无数冷箭嗖嗖作响,而张巡等守城官兵则在城上静等稻草人载箭而归。就这样,几天下来,唐军成功得箭数十万支。后来,有个叫罗贯中的文人读到张巡“稻草人借箭”的经典战例,遂改编进《三国演义》中,成了诸葛亮神机妙算的事迹之一。   ▲《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故事的原型是张巡草人借箭+孙权乘船遇箭。图源:网络   当然,借箭并不是张巡的唯一目的。两军对峙日久,双方的消耗都极大。叛军后方除了将军械物资运抵前线外,也会定期为令狐潮等人运粮。张巡得知这一消息,当即决定采取声东击西之计——他自己率小股部队夜袭,佯攻令狐潮,引对方出营,之后再由亲信率领大部队偷袭叛军的粮草辎重。等令狐潮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后,满载而归的张巡将计就计,派出五百人的敢死队伪装成稻草人模样,突袭敌营。这下把令狐潮彻底整不会了,史载“潮军大乱,焚垒而遁,追奔十余里”。   虽然张巡如此可怕,但令狐潮知道,两军打消耗战,精髓全在一个“熬”字,只要坚持下去,没有打不赢的仗。与张巡相比,令狐潮的优势恰恰就是兵多将广、后援有力。   眼见令狐潮围而不走,张巡便主动提出弃城,希望对方给自己及身后的将士们留条活路。考虑到一时半会打不赢张巡,令狐潮便秉着相安无事的心理,命自己的军队后撤三十里,打算等张巡跑路后,自己再接管雍丘,也不失为大功一件。怎料,令狐潮大军一撤出“杞州城”,张巡就派人拆了敌军的城楼,“撤屋发木而还为备”,扛着木头又回雍丘准备下一轮军事战斗了。   就这样,张巡前后坚守雍丘长达一年,令狐潮始终拿他没办法。   在张巡的感染下,其手下也涌现出一大批悍不畏死的护唐猛将。其中,人送外号“木头将军”的雷万春,最是令人叹服。   一次,令狐潮率军来攻雍丘,雷万春正在城头督战。令狐潮命令手下士兵万箭齐发,雷万春来不及躲闪,面门上狠狠地挨了六箭,但他岿然不动,搞得令狐潮满腹狐疑,以为张巡又安排了个木头人来骗他。叫来探子一打听,才知道那不是木头人,是守将雷万春。令狐潮大惊,在城下对张巡喊道:“向见雷将军,方知足下军令矣,然其如天道何!”   张巡高声回答:“君未识人伦,焉知天道?”你这种乱臣贼子,不配谈论天道。   然而,无论张巡在雍丘如何努力布局,依然不得不面对唐军大部队兵败如山倒的大势。   天宝十五载(756)六月,潼关、长安接连失守,叛军长驱直入,唐玄宗仓皇西逃,天下军事格局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叛军大量涌入河洛、关中,鲁郡(今山东兖州)、东平(今山东东平西北)、济阴(今山东定陶西南)相继失守,原奉命驻守颍川(今河南许昌)的山南节度使鲁炅,也因叛军的围攻而退守南阳(今河南邓州),雍丘一下子成了四面受敌的孤城。   为了不影响屏维江淮的战略,张巡决定退出雍丘,撤往宁陵固守。让他倍感欣慰的是,在茫然无助的河南,居然还有一位文官与自己英雄所见略同。这就是睢阳太守许远。   ▲许远画像。图源:网络   许远认为,大敌当前,宁陵虽然只是睢阳郡下的一个县,但睢阳主城与宁陵相距不过四十里。一旦宁陵失守,自己镇守的睢阳势必保不住,所以他不能坐视宁陵陷落。   张巡、许远的兵马合于宁陵一处,自然逃不过叛军杨朝宗、令狐潮等人的眼线。趁许、张二军阵脚未稳,叛军发动突袭,与宁陵守军激战了整整一个昼夜,却收获了另一场败仗。张、许两军杀敌万人,“流尸塞汴而下,贼收兵夜遁”。   此时,唐玄宗颁布了一道《命三王制》,令三王辅佐太子李亨平定天下。随后,唐玄宗的远房堂弟、嗣虢王李巨被任命为新的河南节度使,负责总领包括张巡、许远的睢阳、宁陵兵在内的河南十三郡军事,以及岭南节度使何履光、黔中节度使赵国珍、南阳节度使鲁炅的三镇大部队。李巨“善骑射,有谋略”,一上任就帮南阳节度使鲁炅解了围。鉴于张巡在真源、雍丘、宁陵一带抗击叛军的突出表现,这位王爷也口衔天宪,晋封张巡为河南节度副使,给予他更大的权力。   但,战争之所耗,从来只在钱粮。张巡不忍看将士们饿着肚子打仗,便借着给将士们请功的由头,让李巨再调拨点粮饷。而李巨完全曲解了张巡的意思,仅派人送去了三十张折冲都尉与果毅都尉的委任状,对于打仗所需的钱、粮一分不给,气得张巡破口大骂:“宗社尚危,围陵孤外,渠可吝赏与赀?”   事实上,这并不能完全归咎于李巨的虚伪与吝啬。   如果将历史的视野扩大,唐玄宗《命三王制》的发布造成了太子与三王互相钳制的权力矛盾。为了尽快登基,太子李亨自然不支持唐玄宗的宗室共守江山策略。而唐玄宗西逃不到两个月,李亨便在杜鸿渐等一批大臣的拥戴下称帝,这也导致玄、肃二宗在抗击安史之乱上出现意见分歧的时机提前了。   恰在此时,原北海太守贺兰进明赶到灵武向唐肃宗李亨述职。唐肃宗便交待宰相房琯,让贺兰进明以御史大夫的身份,出任南海太守兼岭南节度使。结果,这位此前长年在唐玄宗身边伺候的房宰相,宣旨时给贺兰进明的职位稍稍动了手脚。   偏偏贺兰进明是个极有政治头脑的官员,在面见唐肃宗拜谢时“反咬”了房琯一口,说:“晋用王衍为三公,祖尚浮虚,致中原板荡。今房琯专为迂阔大言以立虚名,所引用皆浮华之党,真王衍之比也。陛下用为宰相,恐非社稷之福。”   贺兰进明不仅在唐肃宗面前获得了表忠的机会,更趁机离间了唐肃宗对房琯的信任。这样做的结果,便是让其很快得到了一份新工作:河南节度使。   而贺兰进明的走马上任,也意味着在张巡担任河南节度副使的那段时间里,他的头顶上出现了两个地位、权力皆相等的上司,他们各自为新、老皇帝代言,彼此做着互相拆台的勾当。   贺兰进明的到来,也并非对河南战局毫无益处。至少在他被任命为河南节度使期间,灵昌太守、河南都知兵马使许叔冀已奉命率麾下精锐奔彭城、谯郡防御。可是,这些人皆不管张巡、许远的死活。因为他们发现,以此二人为代表的英雄们,只将注意力放在平叛事务上,不管玄、肃二帝有多大的矛盾,二人从不站队支持。   眼见唐军已经做好了反攻的准备,叛军更是急于拿下江淮之地。于是,在安庆绪弑父夺权后,叛军派出大将尹子奇统兵13万,绕过宁陵,直扑睢阳。安庆绪之所以如此部署,正是看中了张巡、许远的孤立无援以及睢阳的地理优势。与雍丘、宁陵相比,睢阳城不仅控江淮之便,更是唐朝宋州治所,东连嗣虢王李巨的彭城驻地,“形胜联络,足以保障东南,襟喉关陕”。   当张巡、许远发现尹子奇的真实目的后,他们只能像此前保卫宁陵那样,快速合兵睢阳,誓死抵抗。   这时,经历多次大战,张巡、许远的部队加起来剩下不足七千人。而尹子奇组织起来的13万部队,除了叛军中最精锐的幽州兵外,还有同罗、突厥、奚等部族精锐。无论从人数还是装备上看,二者实力悬殊。   睢阳保卫战注定是一场恶战!   面对近乎二十倍于己的敌人,张巡却毫不畏惧。史载,两军接战,“(张)巡励士固守,日中二十战,气不衰”。与镇守雍丘、宁陵时类似,他将打持久战的思想,融入睢阳保卫战中,不时趁着敌人防备空虚,搞搞突袭,赚赚装备。   从“擒贼先擒王”的角度出发,张巡也想在阵前射杀尹子奇,于是心生一计。他令人在城楼上以秸秆为箭,射击叛军将领,捡到秸秆箭的叛军将领大喜过望,以为睢阳箭矢用尽,急忙跑去报告尹子奇。就这样,尹子奇的位置暴露了,随即被张巡的麾下大将南霁云射穿左眼,败下阵来。   看着张巡如有神助般保住了睢阳,许远说:“远懦,不习兵,公智勇兼济,远请为公守,请公为远战。”从此二人达成默契,许远仅负责后勤,而张巡全盘主管军事。   大约半年后,尹子奇卷土重来。这时,张巡他们出现了粮食短缺问题。   此前,李巨为对抗贺兰进明,“尽将部曲而行”,致使其麾下部队粮食消耗过快,于是操蛋的一幕出现了——李巨竟然以河南节度使的名义向张巡征粮。睢阳原为抗敌准备的存粮,就这样被上级调走了一半。   张巡守卫睢阳期间,战事密集程度远超从前,就像他在给唐肃宗的奏报中所写的那样:“臣被围四十七日,凡一千八百余战”,这个数字即便不十分精确,但依旧能看出守城士兵体力消耗之大,粮食自然也吃得快。为了保证睢阳能继续坚守下去,张巡只好吩咐南霁云去找贺兰进明搬救兵;同时在城中施行粮食定量分配制度,规定一线将士每人每天最多可食用一合米(一升为十合),吃不饱就只能拿木皮、纸张、茶叶煮了吃。   南霁云随即出城,一路疾驰至贺兰进明驻扎的临淮(今江苏泗洪东南),向其禀报睢阳的惨况。没想到,贺兰进明却丝毫没有大局意识,他告诉南霁云,睢阳迟早陷落,将军有大把前途,何必守在那里送死?   南霁云愤怒不已,拔出佩刀自断中指,并放言:待叛军平定后,必杀贺兰进明。   另一边,叛军得知睢阳城内缺粮、士卒大饥后,便架云梯,以钩车、木马攻城。即便在如此困境下,张巡依然扛住了尹子奇的攻势。强攻不下的尹子奇,这时突然想起了置“杞州城”围雍丘的经验,当即决定“穿壕立栅以守”,跟张巡玩起了消耗战。   形势对张巡越来越不利。   迟迟得不到补给的睢阳士兵,有的渐渐饿死。活着的将士也大多气若游丝,完全没了往日的战斗力。张巡只好指挥将士“罗雀掘鼠,煮铠弩以食”。但随着粮食越来越紧张,张巡不得已做出了一个惊天的举动。   史载,他将自己的爱妾带出来,对将士们说:“诸君经年乏食,而忠义不少衰,吾恨不割肌以啖众,宁惜一妾而坐视士饥?”说完,当众杀了这个小妾,给睢阳将士充当军粮。对此,守城将士声泪俱下,不忍食之。张巡“强令食之”,这群可怜的将士才照办。   ▲城破前,张巡忍痛杀妾飨三军。图源:网络   有了张巡杀妾的先例,许远也将自家的僮仆拉到军前,杀了供士卒充饥。   再后来,看着守城将士为睢阳日夜奋战,许多百姓自发加入了“供粮”行列,史载,“人知必死,莫有叛者,所余才四百人”。古代战争,围城、屠城并不少见,但像睢阳之战这样,百姓奉献自我、为守城将士充军粮的,十分罕见。   既然战况如此惨烈,张巡为何至死不降不撤?   其实,在生与死的折磨中,睢阳城内也曾出现过一种突围东奔的声音。但张巡的观点是:“睢阳,江淮之保障,若弃之去,贼必乘胜长驱,是无江淮也。且我众饥羸,走必不达。”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首先,他认为,放弃了睢阳,江淮必定不保,而江淮不保,天下更加岌岌可危,到时会死更多人。其次,退一万步而言,若放弃睢阳,以将士病饿羸弱的状态强行突围,势必会造成更大的伤亡。城外尹子奇大军虎视眈眈,我军出城无险可守,其结局也必然是死亡。既然终究要一死,何不尽忠到底,做个响当当的英雄呢?   最后的时刻终于到了!   至德二载(757)十月,尹子奇再度集结大军攻城。此时的睢阳城,内无兵可战,外无兵来援。   对于这样的结局,张巡似乎早已坦然接受。在睢阳城即将陷落之际,他跪在地上,朝西方磕了三个响头,大呼道:“臣力竭矣,不能全城,生既无以报陛下,死当为厉鬼以杀贼!”   城陷,张巡、许远、雷万春、南霁云等三十六将皆被俘虏。   直面张巡,尹子奇多少有点胆颤。他问张巡,听闻你每次迎战都咬牙切齿,以致牙齿全都咬断了,何以至此?   张巡答道:“吾欲气吞逆贼,但力不遂耳。”   尹子奇不信,用刀撬开张巡的嘴,发现真的只剩下三四颗完整的牙齿。   尹子奇不禁为张巡的人格魅力所感染,想对其劝降,但张巡始终对叛军破口大骂。最终,劝降不成的尹子奇勃然大怒,将其杀害。与张巡一同赴难的,还有雷万春、南霁云等诸位守城英雄。而许远,因为是睢阳太守,尹子奇不敢擅自杀之,将其交给安庆绪处置。但很快,在安庆绪下令撤出洛阳前,许远也因不屈而壮烈殉国。   可悲的是,就在睢阳城破三天后,张巡生前望穿秋水的援军终于来了。   原来,在张巡死守睢阳期间,唐肃宗为了进一步统筹东南诸道兵力,派出身边的宰相张镐替代贺兰进明。张镐是位识大体、“廓落有大志”的官员,听闻张巡告急多时,他曾第一时间命濠州刺史闾丘晓率部增援。奈何,闾丘晓“素愎戾”,对才华高于自己的张巡、许远以及先前死于其手的诗人王昌龄皆嫉妒不已。他接到命令后,故意拖延时间,致使张巡失救、睢阳失守。   尽管张镐后来杖杀闾丘晓为张巡报了仇,唐肃宗也听从李翰等人的建议给予睢阳守城将士应有的表彰,但彼时天下的舆论却似乎还不愿正视张巡等人的付出。唐朝人为张巡带头吃人之事,一度陷入了历史文明的困境中。   随着长安、洛阳的收复,至德二载(757)十二月,安史之乱暂告一段落,唐肃宗特命嘉奖有功之臣。大唐吏部明确了将士们的功劳后,又加班加点开列出一长串为国捐躯的烈士名单:颜杲卿、张介然、许远、南霁云、雷万春、袁履谦……对于这些应该表彰的忠烈,唐肃宗及在朝的文武百官均无争议。唯独对名单上凸显的一个名字,众人却意见不一。此人正是不久前因死守睢阳而遇害的御史中丞张巡。   正如《新唐书》记载,当时人或谓:“(张)巡始守睢阳,众六万,既粮尽,不持满按队出再生之路,与夫食人,宁若全人?”部分官员认为,张巡在守睢阳期间造成“人相食”的悲惨局面,实乃历史的罪人。而另一部分官员,如张澹、李纾、董南史、张建封、李翰等则认为张巡功劳莫大,“天下不亡,其功也”。   作为张巡生前的挚友,翰林学士李翰称,张巡食人实属无奈,皆因睢阳“救不至而食尽,食既尽而及人,乖其素志”。更何况,张巡还有“守一城,捍天下”之功,不应被埋没。   最终,基于张巡立功的表现,唐肃宗追赠其为扬州大都督、邓国公,并授其子官职。   诚然,带头吃人,无论出于何种高尚的目的,在一个文明的社会里都是无法容忍的野蛮行径,可张巡之罪,不也是当时睢阳城全体军民的共同选择吗?正如明朝人李贽在《史纲评要》中所言:“(张巡)不依古法,人自为战,虽古大将不能过也。人知必死,莫有叛者,号令如此严明,足矣。何必如吴、白辈下毒手乎?勿以成败论英雄可也。”   张巡被杀五百年后,文天祥在《正气歌》里写了这样一句:“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紧接着张睢阳的,是颜常山——颜真卿的堂兄颜杲卿。这又是一个满门忠烈的故事。   安史之乱爆发时,颜杲卿担任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其堂弟颜真卿任平原(今山东德州)太守。颜真卿到任后,已经预知安禄山准备谋反,于是一边派部将李平驰奏朝廷,一边严令全城将士厉兵秣马,并招抚豪强大族,共商抵御叛军的计谋。叛乱爆发后,颜真卿派遣使者告诉颜杲卿,共同商议组织义军,分兵牵制叛军,阻断其归路,以减缓叛军西进的步伐。   于是,颜氏兄弟二人互为掎角之势,坚决抗击叛军。附近十七郡受感召而响应,颜真卿被推为盟主,合兵20万,有效地牵制了叛军西进的进程。当时,安禄山正率军西行,听闻河北有变,立即命史思明、尹子奇回师攻打。天宝十五载(756)正月,面对史思明的围攻,颜杲卿拼死防守常山郡,终因寡不敌众,求救未果而被俘,常山郡陷落。   ▲颜杲卿画像。图源:网络   颜杲卿被押送到洛阳见安禄山。   安禄山训斥道,你是我一手提拔为代理常山太守的,为什么要背叛我?   颜杲卿答,颜氏家族世代为唐朝大臣,信守忠义,即使得你奏请署官,难道就应该跟着你反叛朝廷吗?   被激怒的安禄山命人将颜杲卿绑在桥柱上,从脚上开始肢解。整个过程中,颜杲卿忍着剧痛,却仍骂不绝口。于是,行刑者钩断了他的舌头,看你还能骂吗?   最终,颜杲卿在含糊不清的骂声中遇害。他的儿子颜季明以及部下袁履谦等人也在此前后遇害。   另一边,随着常山郡的陷落和颜杲卿的罹难,原先起义的各郡又纷纷被叛军占领,只剩下平原郡、博平郡、清河郡等还在防守。此前,为了争取更多抗击安禄山叛军的力量,颜真卿不惜将自己年仅10岁的独子,送去给平卢将领刘正臣当人质,以坚定后者起义的决心。但此刻,人心惶惶,难以振奋起来,颜真卿只能于至德元载(756)十月放弃了平原郡,渡过黄河,到凤翔拜见唐肃宗李亨。李亨任命他为宪部尚书,后又调任御史大夫。   在这场抵抗叛军的起义中,颜家死于国难者三十余人。直到乾元元年(758),颜真卿才派侄子颜泉明前去收殓亲人遗骸,归葬家乡,结果仅寻到堂兄颜杲卿的一只脚,以及侄子颜季明的头骨。   同年九月初三日,50岁的颜真卿端坐书案前,尽力平复自己的心情,开始为侄子颜季明写祭文。   在这篇流传后世的《祭侄文稿》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颜真卿的情绪波动。字距和行距一点点变化,中间又有多次涂改,以及不时出现的枯笔,让人相信颜真卿此时又想起了侄子殉难时的惨况。“父陷子死,巢倾卵覆”,这是整篇祭文中最让颜真卿痛心的几个字,他用了最深的笔墨,仍无法一次写好,只好再次涂改。写到最后,痛苦的回忆几乎击垮了他。涕泗纵横,椎心泣血。   ▲颜真卿《祭侄文稿》局部。图源:网络   因为抗击安禄山叛军,颜真卿一夜成名,但并不意味着他下半生仕途顺遂。相反,他的耿直清廉与世格格不入,所以一生横遭六忌,谪迁五次。   从杨国忠、李辅国、元载、杨炎到卢杞,每一任权相都对他恨之入骨。皇帝在战乱平息的时候,也不喜欢他这样的忠臣。   唐朝军队收复长安后,唐肃宗李亨急于回京。颜真卿上表说,且慢,皇上应该筑坛于旷野,东向哭三日,然后才能回宫。此举是为了以仪式感来让皇帝吸取内乱的历史教训,但这提议显然让李亨很难堪。回京不久,李亨在大封功臣的同时,把颜真卿贬得远远的。   此后,颜真卿的仕途起落,基本上都是类似事件的反复重演。表面上,是直言耿介、不爱站队的颜真卿与当朝历任权相合不来,因而遭到后者的构陷而仕途蹉跎;实际上,在皇权无远弗届的地方,最终能让颜真卿起起落落的那个人,从来不会亲自出面。   只有当战乱再起之时,忠臣才会被重新惦记。   这已经是唐德宗李适即位的第四年,建中四年(783),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宰相卢杞建议说,颜真卿声望卓著,让他带着谕旨到李希烈军中宣抚,一定能不战而平息叛乱。   ▲颜真卿画像。图源:网络   当时颜真卿已75岁高龄,朝廷中人听到这个馊主意均大惊失色,对卢杞欲假公济私置颜真卿于死地的小算盘心知肚明。在此之前,卢杞专权蛮横,想把颜真卿从朝廷赶出去,颜真卿知道后曾找卢杞质问:“我常年被人排挤,现在年老体弱,要靠你庇护。当年你父亲被叛军所害,首级送到平原郡,我不敢用衣服去擦拭他脸上的血,是用舌头舔干净的。如今,你竟然容不下我了吗?”史载卢杞听后惭愧下拜,但内心更恨颜真卿。现在,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名正言顺报复颜真卿的机会。   但就是这样一个明摆着搞人身报复的建议,唐德宗竟然同意了。   原因如我前面所说,和平年代皇帝不会容忍一个四朝老臣在自己身边指指点点。颜真卿一生坚守正义,最终被皇帝推入火坑也在意料之中。   唐德宗同意将颜真卿送往李希烈军中,恰恰击中了颜真卿的“软肋”——若是别人,明知此行凶多吉少,必定会以各种理由推脱不去,但他是忠臣,一生以忠义节烈自励,就算是死,也会慷慨前行。   抵达李希烈军中后,李希烈对颜真卿进行各种威逼利诱,许以宰相之位,要其支持自己的造反大业,结果被颜真卿破口大骂。一年后,李希烈命人将颜真卿缢杀。   又过了两年,李希烈死了,颜真卿的遗体被运回长安。唐德宗发现,死去的颜真卿对自己更有价值。史载,唐德宗悲痛不已,废朝五日,并亲颁诏文,追念颜真卿的一生,说他“才优匡国,忠至灭身,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志,拘胁累岁,死而不挠,稽其盛节,实谓犹生”。极尽一切溢美之辞,去赞赏一个死去的忠臣。   颜真卿得到最高谥号:文忠。   唐德宗其实并不在乎一个老臣的横死,他带有表演性质的悲痛,以及授予逝者的所有哀荣,通通都是做给活着的人看的:你们都来做忠臣吧,朝廷不会亏待你们的。   如果说安史之乱是一场牌局,那么,朝廷打到最后其实只剩一张底牌——郭子仪、李光弼的朔方军。   当哥舒翰的河西、陇右主力在灵宝之战中溃亡后,朝廷可以依赖四方出战的,便只有朔方军了。但也因为朔方军从一开始就不被信任,导致从郭子仪开始其历任主帅均被猜疑,难得善终。   当然,朝廷眼下最要紧的是将朔方军当作中央军队四处驱使,由郭子仪、李光弼在河东、河北开辟出一片战场。   放眼整个安史之乱,那些中兴名将,除了郭子仪,基本都是蕃将出身。李光弼也是蕃将出身。他的父亲李楷洛是一名入朝蕃将,于武周久视元年(700)以契丹酋帅的身份,率所部700骑向武则天投降。有意思的是,李楷洛一族入朝时,自报家门为汉将李陵之后。   汉武帝时,名将李广之孙李陵率领一支军队跟着外戚李广利去打匈奴,结果,李陵在半路上遇到匈奴单于的主力。势单力薄的李陵战斗到最后一刻,才无奈向匈奴投降。之后,汉武帝以为李陵有罪,将李陵在长安的家人族诛。李陵从此孤身留在大漠之中,自汉至唐,几百年间,草原上已经换了好几拨霸主,谁也说不准,李陵是否还有后代生活于此。对此,学者马驰认为,由于不可考,李楷洛“自谓李陵为其远祖,并不足信”,当时李唐自称根在陇西,所以有些内附的少数民族假托出自同宗的李陵之后,这表明了蕃人对主体民族和统治集团的攀附心理,体现出唐朝强大的内聚力。   李楷洛归顺唐朝后,可谓召之即来、来之能战,跟着唐军打了不少仗。在此期间,他的四个儿子先后出生了,李光弼是其第四子。   ▲李光弼画像。图源:网络   自古以来,军人皆以马革裹尸为荣耀。李楷洛66岁那年,吐蕃派兵入寇河源(今青海西宁),唐朝命老当益壮的李楷洛率领一支精骑作为奇兵参战。史载,在李楷洛的奇袭下,“惊寇四溃,重围自解”。然而,李楷洛也病逝于班师途中。这一年是天宝元年(742),35岁的李光弼失去了他的父亲,却在不久后遇到其军旅生涯的贵人王忠嗣。   李光弼虽然是契丹人,但从小生长于京兆万年县。他的母亲是一个出身官僚家庭的才女,被誉为“才淑冠族”,相当了得。故此,李光弼从小受汉文化的熏陶,除了跟父亲学习契丹人擅长的骑射外,便是读《汉书》《左氏春秋》。李楷洛去世后,李光弼像汉人一样为父亲守丧,丁忧期间坚持禁欲,一次都没有进过妻子的居室,史家认为这是超乎常人的表现,专门记载下来。可见,这是一个汉化程度较高的蕃将之家。   从年少从戎起,李光弼便为唐朝效忠。到朔方节度使王忠嗣麾下后,李光弼得到上司的高度评价,并作为其爱将,参与讨伐后突厥残部的战争,积累了不少边功。王忠嗣下狱后,又过了几年,昭武九姓出身的安思顺得到李林甫推荐,成为朔方节度使。安思顺知道李光弼是个人才,想要跟李光弼结为亲家,并上书朝廷,请求提拔李光弼为朔方节度副使。但李光弼不仅拒绝这桩婚事,还辞掉了军职。当时休假养病的老同事哥舒翰得知此事,帮李光弼上奏唐玄宗,使其得以回到长安。   从这件事情来看,李光弼是一个有原则的人。老上司王忠嗣被李林甫诬告而贬死,新上司安思顺是李林甫举荐的人,李光弼出于道义,当然不会同意跟他们站队,只好称疾辞官,远离是非。   回京后,李光弼整天宅在家,好一阵子杜绝人事,直到安史之乱爆发才重返朔方军。   在郭子仪的推荐下,李光弼复出后不久便被拜为河东节度使。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人事安排。   尽管郭、李并称为中兴名将,但二人在朔方任职时却形同陌路。安思顺当节度使时,郭、李在军中“虽同盘饮食,常睇相视,不交一言”。这依然与王忠嗣案有关。李光弼是王忠嗣一手提拔的下属,所以对调任过来的新上司安思顺不会有什么好感,而郭子仪与安思顺的关系非同一般,郭、李二人属于不同派系,当然不会有太多交集。   另外,郭子仪和李光弼的治军之法也截然不同。李光弼为人雷厉风行,军规甚严,“军中指顾,诸将不敢仰视”,手下将士对他更多是敬重,而不是敬爱。郭子仪却以“事上诚,御下恕”闻名,对上能讨领导的欢心,对下也能宽以待人,所以部下都对他感恩戴德。   相比之下,郭子仪更懂人情世故,而李光弼不太注重人际关系。后来,同样是统领朔方军,诸将却“承子仪之宽,惧光弼之令”。二人的不同结局,似乎在冥冥之中早已注定。   总之,为了平定安史之乱,郭子仪和李光弼尽释前嫌,并肩作战。   唐肃宗李亨即位后,郭子仪和李光弼赶赴灵武面圣,之后组织军队东征,抗击安史叛军。到了至德二载(757),除了收复两京(长安、洛阳)外,唐军还攻下了河南、河东的大量失地。   乾元元年(758),为了进剿弑父自立的安庆绪,唐肃宗任命李光弼、郭子仪等九镇节度使出征,双方在邺城进行了长达半年的攻防战。这一次,唐肃宗为了避免将帅权力过重,没有任命元帅,导致各路唐军群龙无首,号令不一。同时,唐肃宗还任命不懂军事的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使”,对诸将形成掣肘。   当李光弼提出分割叛军并牵制其主力的战略方案时,鱼朝恩表示否决。于是,本该一鼓作气剿灭安庆绪的唐军陷入“城久不下”“上下解体”的尴尬局面,被安庆绪耗得筋疲力尽,史思明派来支援安庆绪的军队乘机对唐军发起了进攻。最终,占据兵力优势的唐军竟然遭遇大溃败,只有李光弼和王思礼两名将领“整勒部伍,全军以归”。事后,鱼朝恩将邺城之败的责任推给郭子仪,导致后者被暂时免除兵权,李光弼只能收拾残兵,独自支撑起危局。   乾元二年(759),杀安庆绪自立的史思明分兵四路渡过黄河,会师于汴州(今河南开封),随后乘胜西进。面对史思明大举进犯,李光弼与东京留守韦陟意见相左。   韦陟还是按照三年前的老套路,主张退守潼关,据险以待之。   李光弼说:“这符合兵家常势,但非用奇之策。”他接着说,两军实力相当,如果白白让给对方500里地,那么他们会更加嚣张,不如移军河阳(在河南孟州西)与史思明军决战,胜即擒之,败则自守,表里相应,使贼兵不敢西侵,这就叫“猿臂之势”。   听完李光弼和韦陟的争论后,有人表示反对,说洛阳是帝宅,你李光弼凭什么不守?澳门4949精准免费大全 ,确保成语解释落实的问题_优选版0.692   李光弼反驳道:“如果留在洛阳,周边的汜水、崿岭、龙门都要布防,能守住吗?”   于是,在李光弼的指挥下,全军带着军械、粮草退往河阳,等待史思明20万大军到来。李光弼军事生涯中的经典战役——河阳之战即将拉开序幕。   九月,史思明攻入洛阳,但这里早已是一座空城,一无所获,要再下一城,只能攻打河阳。见史思明来到河阳城下,李光弼在城上对其大声喊话:“我家三代人无葬地,我必以死报国,你是逆贼,我是王臣,势不两立,我若不死于你手,你必死于我手!”   作战时,李光弼把短刀藏于靴子中,以一如往常的严肃口吻对手下诸将说:“战争,是危险的事。我朝的三公重臣,不可死于贼手,万一形势不利,诸君战死于阵前,我自刎于此,不会令诸君独死!”在李光弼决死之志的激励下,唐军将士气势如虹,尤其是李光弼麾下的蕃将,在这场战役中表现亮眼。   一开战,史思明派骁将刘龙仙为先锋,到城下骂战,只见刘龙仙一脚踩着马鬃,对李光弼肆意谩骂。第一战关乎全军士气,李光弼亦十分重视,于是问部下有谁可以出战?   铁勒族出身的朔方节度副使仆固怀恩请战,但李光弼考虑到仆固怀恩是一员大将,不适合干这种粗活,就没有答应。   接着,左右推荐裨将白孝德前往。白孝德是安西胡人出身、龟兹王室之后,“骁悍有胆力”,善使双矛。   李光弼问白孝德,你需要带多少兵马?   白孝德说:“请挺身取之。”表示要单身出战。   李光弼十分欣赏他的勇气,但还是坚持问他需要多少兵马。   白孝德只得说,愿选五十精骑作为后援,再请军中擂鼓助阵。   白孝德出城后,还未到刘龙仙阵前,仆固怀恩就向李光弼祝贺:“可以克敌了!”李光弼表示不解,仆固怀恩接着说:“我看到白孝德揽辔的安闲之状,就知道他稳了。”   果不其然,刘龙仙见白孝德一人前来,根本想不到对方是来交战的,等到白孝德来到十步远的地方时,刘龙仙才做迎战准备。白孝德发话,说我只是代表李侍中(指李光弼)来致辞的,没有其他目的。当刘龙仙放下警惕时,白孝德突然怒目而视,说:“贼将认识我吗?”   刘龙仙正纳闷,白孝德接着喝道:“我,白孝德也!”他可能是想让刘龙仙知道自己是被谁杀的。   刘龙仙此时只能用怒吼来掩饰慌乱,说:“你是什么猪狗!”   在城上鼓声的助威下,白孝德挥舞手中双矛上前,后续的50名骑兵此时也拍马赶到。大意的刘龙仙还没来得及拉弓拔箭,就急忙往附近的河堤奔逃。白孝德追上后,砍下其首级而还,唐军士气大振。   本是一介偏将的白孝德,从此一战成名,后来一直做到了地方节度使和朝中重臣。   和此前的多场战役一样,蕃将在河阳之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守河阳三城时,昭武九姓出身的李抱玉出奇制胜,功居第一;羊马城拒敌时,羌族出身的荔非元礼率领敢死队出战,“奋击破之”;守河阳北城的吐蕃人论惟贞是贞观年间吐蕃大相禄(论)东赞的后裔,追随李光弼多年……   李光弼本人也表现出了一流的军事能力,除了弃洛阳而守河阳、形成“猿臂之势”的战略决策,还在作战中斗智斗勇,屡次以奇策破敌。当时,史思明有良马千余匹,每日在城外河南岸洗马。李光弼专门到营中挑选500匹母马,集中在河北岸。等叛军的马来到岸边,李光弼的母马在北岸嘶鸣,吸引叛军的良马渡河。结果,叛军的良马被李光弼的部下一一抓获。这就是有名的“美马计”。   经过数次交锋,河阳之战以李光弼大获全胜告终。史思明撤军时,被吓得“心悸气素,烟火不举者三日”。此役之后,官军大振,李光弼转守为攻,接连收复失地,直到次年的邙山之战,才因为受宦官势力和仆固怀恩干预,遭遇大败。   邙山之战中,朝廷派宦官鱼朝恩来到李光弼军中。鱼朝恩知道皇帝急于求胜,不顾李光弼“贼锋尚锐,未可轻进”的建议,反复催促李光弼出战,还拉拢与李光弼不和的仆固怀恩一起反对李光弼的决策。结果,唐军在平原开阔地带和擅长野战的叛军相遇,大败而走。邙山之败后,朝廷轻信宦官的妄言,将罪责全部归于李光弼。由此,李光弼与朝廷的隔阂日渐加深。   宝应元年(762),刚即位的唐代宗以儿子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新任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为副元帅,对弑父自立的史朝义发起最后的总攻。李光弼派兵从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北上,与仆固怀恩等军会合。史朝义溃败后,仅带数百骑逃走,最终众叛亲离,自缢而死,长达8年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   ▲明人绘李光弼像。图源:网络   按照平定安史之乱的战绩,李光弼“战功推为中兴第一”,封临淮王,赐以铁券,绘像于凌烟阁。然而,危机也悄然而至。   由于宦官的中伤以及朝廷对朔方将领的不信任,使得战功赫赫的李光弼始终处于危疑之地。当吐蕃入寇京畿、唐代宗逃往陕州之时,李光弼惧怕程元振、鱼朝恩的加害,选择了拥兵徐州,不肯勤王。吐蕃兵退后,李光弼不顾唐代宗的旨意,拒不就任东都留守。他以为这样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却逐渐失去了威望,就连原先追随他的诸将也在私下议论。没有人知道,这样一位拥兵自重的大将,是不是要做第二个安禄山。   李光弼遭到来自朝中和身边的无端猜疑,抑郁成疾,广德二年(764)病逝于徐州,享年57岁。部将护送其灵柩回到京师。   尽管朝廷为李光弼举办了隆重的葬礼,但李光弼晚年的境遇还是让一些地方大将产生了警觉。更何况,李光弼不是唯一处境艰难的平叛功臣。在他之前,被称为“来嚼铁”的名将来瑱因为遭到宦官谗言陷害,死于贬官途中;在他之后,一家有46人死于国难的仆固怀恩也遭到猜忌,只能铤而走险,起兵叛乱,被昔日的战友郭子仪平定。   对此,历史学家范文澜认为,唐朝“对顺从朝命的功臣,按照功绩和威望的程度,给予轻重不等的猜忌……功臣们因此对朝廷有所顾虑,不肯轻易脱离兵权和防地”。如此一来,各地藩镇更加图谋割据。   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诸多忠臣与功臣中,郭子仪可算是唯一获得善终的。这倒不是因为皇帝对他格外开恩,而是因为郭子仪本人具备极高的情商,忍辱负重,甚至不惜自污,才得以在波诡云谲的政治斗争中幸存下来。   史书说,安史之乱后,天下安危,系于郭子仪一身达二十年。当其时,郭子仪“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而君子不之罪”。实际上,成名后的郭子仪过得惊心动魄,时不时就被推到人生的悬崖边。   ▲郭子仪画像。图源:网络   安史之乱爆发时,郭子仪已经年届六十。但作为朔方军的统帅,他一手平叛内乱,一手抵御外侵,表现出极强的号召力和极高的军事天赋。唐肃宗曾经对他感激涕零地说:“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然而,功高震主,从来是为官为将的一大禁忌。当唐肃宗说出这句话的时候,郭子仪的功名与危机,就像硬币的两面,同时显现。   至德二载(757),两京收复在望,唐肃宗已经开始头疼。让他头疼的,不是如何尽快平定安史之乱,而是如何安排朔方军的两名主将郭子仪和李光弼。他招来李泌,私下询问:郭子仪、李光弼已为宰相,若克两京,平四海,则无官以赏之,奈何?   李泌给他提出的对策是,不要用官位奖励功臣,这样将导致将帅权重、功高难制;等天下太平后,要用土地和爵位赏赐功臣,这样他们会为自己和子孙而珍惜既得利益,不敢乱来。   这个建议,唐肃宗没有听进去。他反其道而行,在天下尚未太平之时,就开始防范那些为大唐续命的有功之臣:既然将帅权重难制,就不让他们权重;既然功臣功高难赏,就不让他们立下高功。   安史之乱打了八年,实际上与唐肃宗纵横捭阖搞帝王之术,有很大的关系。对他而言,打赢战争什么最重要?当然不是树立战将的权威,而是巩固皇帝自己的权威。所以他一面利用战将克敌,一面又随时钳制他们的战功与权力。   邺城之战失利后,没有统帅之权的郭子仪却被迫负起统帅之责,遭到解职,闲置于京师。整整三年多,整个帝国战火纷飞,他却只能在长安看落日。即便朝廷对他有任用,也是用完就招回来,继续看你的夕阳。   史书说,郭子仪被褫夺军职,是遭鱼朝恩妒忌,故而谗言构陷。但是,谗言竟然能发挥作用,说明皇帝相信嘛;而皇帝之所以相信,是因为他需要相信,或者巴不得相信。历史上那些挑拨君臣关系的所谓谗言,说白了都是主子借小人之口说出来的心声。   上文说了,平定安史之乱,战功最大的并非郭子仪,而是李光弼。这是因为,邺城之战后,郭子仪基本就靠边站了,有心杀贼,而无力上前线,自然无法累积更大的战功。但也因此,郭子仪性命无虞,而高居第一战将的李光弼,生命堪忧。   唐肃宗在位末期,郭子仪一度被重新起用。但他的命运,仍像厕纸一样,用完就扔。唐代宗即位后,宦官程元振“忌嫉宿将,以子仪功高难制”,再进谗言,唆使代宗再次罢免郭子仪军职,让他“充肃宗山陵使”,去修老皇帝的陵墓。   ▲唐肃宗李亨画像。图源:网络   到广德元年(763)十月,吐蕃进逼长安之时,唐代宗没办法,找不到合适的将领,只好招郭子仪御敌。郭子仪二话不说,带兵出城。   对了,他此时手下部队仅剩二十余骑。这规模,跟现在一个大型小区的保安队差不多。   在对付统兵将帅这方面,唐代宗比唐肃宗走得更远。唐肃宗防范将帅权重,将他们调来调去,但还得给他们留后路,以备战事需要之时,好让他们再为大唐卖命。到唐代宗这里,安史叛军被收拾了,俨然“天下太平”,于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么说吧,唐肃宗要他们的权,唐代宗要他们的命。   唐代宗即位后的两年内,为大唐续命的功臣一个个“适时”地死去:来瑱先遭兵谋,后被赐死;仆固怀恩遭猜忌,被逼举起反旗,很快病死;李光弼则在遭受猜忌后,忧惧而死……唯有郭子仪,好好活了下来。   因为他手里没兵权,只剩“二十余骑”,皇帝没拿他当回事。此时的郭子仪,不但保住一条老命,还为唐代宗所倚重,焕发第二春。   对于玩弄权术的皇帝而言,用人养人,从来都是杀一拨,留一拨。当中兴的将帅都被诛除之后,总得有人出来收拾和镇住局面。郭子仪是不二人选,他被留下来委以重任,一是无兵权,二是有能力。   有个时间节点,很值得玩味:唐代宗将女儿升平公主,下嫁给郭子仪之子郭暧,是在永泰元年(765)。这一年,在安史之乱中崛起的功臣战将,已经被收拾得七七八八了。很明显,郭暧与升平公主的婚姻,政治性非常强,是在唐皇室对郭子仪不得不倚重,又要加以防范的情况下促成的。这起政治婚姻,外人只看到郭家的风光,却看不到老郭内心的焦虑。   唐代宗在强力打击、肉体消灭其他功臣的同时,唯独对郭子仪委以重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皇帝虽然无法真正信任郭子仪,但郭子仪的做事方式,至少看起来让人觉得可以信任。不管何时何地,只要皇帝有调令,他马上放下所有的事,立刻进京。当他遭到皇帝身边的宠臣构陷之时,不管自己在干嘛,哪怕对敌作战进入关键时刻,他都会连夜赶到皇帝身边,当面表忠心。   而且,郭子仪表忠心从不搞形式主义,一来就按住自己的命门往死里掐——主动要求朝廷解除自己的兵权。   从至德二载(757),声名满天下之后,他就不断地要求辞掉、让出自己的部分或全部官职。广德二年(764),仆固怀恩被逼反,勾结吐蕃、回纥军南下,唐代宗给郭子仪封了一堆官职,要他率兵抵御。郭子仪说,招抚使这个职位,是抵御叛军的需要,我不敢辞让;但太尉一职,我绝不能接受。他于是上表恳请辞去太尉一职,向皇帝表明心迹说,我早就想像范蠡一样过逍遥自在的日子,但因为“寇仇在近,家国未安,臣子之心,不敢宁处”,才勉为其难担当重任。实际上,我对权位,毫不眷恋。   唐代宗很感动,但没有允准他的请求。郭子仪不放弃,再次上表辞让。这下,唐代宗终于同意了。   郭子仪成功瓦解仆固怀恩与吐蕃、回纥联军,解除长安威胁后,唐代宗为了褒奖他的战功,下诏任命他为尚书令。尚书令这个头衔不得了,唐太宗李世民曾任过此职,以后这个头衔就绝少授人。这可把郭子仪吓坏了。他苦苦哀求,不肯就任。唐代宗则催促他尽快就任,说朝廷已经为他准备了盛大的就职仪式。   郭子仪打死都不上任,唐代宗没办法,收回成命,然后命令鱼朝恩传诏,赏赐给郭子仪六名美人、八名侍从,以及一批车服、帷帐、珍玩之具。这次,郭子仪愉快地接受了。   哪些可以要,哪些不能要,郭子仪心知肚明,拿捏得很清楚。权位是一种诱惑,不管皇帝是否真心实意要让渡出去,郭子仪始终只认准一条红线:这是皇帝对我的试探,是在“引蛇出洞”。   在这对君臣的深度交手中,唐代宗也不总是扮演被动试探的角色,有时候,他会主动去撩拨郭子仪,故意刺激他,看他的反应。   大历十年(775),郭子仪拟任命一名属官,报请审批,朝廷迟迟不批复。他的部下很不高兴,吐槽说,以令公这么高的勋德,任命一个小官都受到百般掣肘,真不知道朝中宰相懂不懂做人?   实际上,所有人都知道,最终决定批不批的是皇帝唐代宗。只是不敢直接说皇帝,所以拿宰相出来说事儿。   郭子仪一听,立马站出来公开解释说,你们都错了!   怎么个错法?郭子仪说,军阀们各霸一方,凡有所请,皇帝没办法,只好应承;我的请求未被批准,说明皇帝没把我当军阀,是信任我。你们应该祝贺我才是!   这个思路清奇的解释,为郭子仪赢得了满座喝彩。估计也很快传到唐代宗耳朵里,他对郭子仪又有了几分放心。   无论是《旧唐书》《新唐书》,还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都对郭子仪的为臣、为将、为人之道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他“再造王室,勋高一代”,“大雅君子,社稷纯臣”。然而,史家只需要一个足够标榜千秋的人臣典范,他们并不关心这个榜样内心所承受的压力,以及功高盖世之后高处不胜寒的焦灼。“社稷纯臣”,一个“纯”字,折射出郭子仪周遭险境重重。一个朝廷重臣,尽管屡遭暗算、构陷以及试探,他只能表现得很傻白甜,很“纯洁”,像一张白纸一样,效忠皇权,有死无二。   大历年间,郭子仪在灵州大破吐蕃军。就在此时,他父亲在长安的坟墓,却被人掘了。   祖坟被掘,放在哪个年代,都是对人最大的侮辱。   长安政坛哄传,这是素来与郭子仪不和的宦官鱼朝恩指使的。郭子仪本人对此肯定也心知肚明。   他从前线入朝觐见唐代宗时,满朝文武忧惧异常,怕他因愤恨而发动兵变。但在金殿之上,他只是老泪纵横,跪拜在地,向皇帝报告说,臣常年统兵在外,不能约束士兵,军中必有不少挖掘别人祖坟的事情发生,因此上天才如此谴罚于我,并非哪个私人与臣有仇隙!   无论遭受再大的打击和羞辱,他第一时间想到的,还是让皇帝放心最重要。   身为皇帝都忌惮的重臣,郭子仪“牺牲”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私密空间。他的宅子是皇帝赏赐的,面积相当大,占了长安亲仁里四分之一。但郭子仪没有围蔽起来建私家别墅,而是打通开放,无论贩夫走卒,都能出入其间。连郭家女眷对镜梳妆,外人都能透过窗子看得一清二楚。   他的儿子们不愿意了,纷纷抱怨说,父亲贵为国家重臣,怎么一点儿也不尊重自己?让贵贱之人出入于家眷卧室之内,成何体统?古代贤臣如伊尹、霍光,也未曾如此吧?   无奈,郭子仪只好做儿子们的思想工作。他说,我们家有皇帝赏赐的良马五百匹,仆役上千人,如果高门深院,禁止闲人出入,别人说我们图谋逆反,我们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啊。   实际上,朝堂中忌惮或嫉妒郭子仪的人一抓一把,他们只是伺机潜伏着,拼命地寻找郭子仪的错误。建中初年,唐德宗规定十月禁止杀生,但是郭子仪的家人却杀了头羊。有心人就注意了,立马上奏,打小报告。   如前所述,皇帝给他加官进爵,郭子仪基本都一再拒绝,但是皇帝给他美女钱财,郭子仪往往谢恩笑纳。他在私生活上变得极为奢糜,举办一场宴会就耗钱三四十万,会见客人也要姬妾环伺在旁。这就是史家所说的,郭子仪“侈穷人欲”。   在郭子仪的预想中,这些参加宴会的人一定会第一时间回去禀报皇帝,老郭同志耽于享受,胸无大志,越老越窝囊了。   嗯,看到老郭一副窝窝囊囊,流连于温柔之乡的样子,皇帝放心了。   看到皇帝放心,老郭才能安心。   故事的最后,唐德宗即位,表面上尊郭子仪为“尚父”,给予至高荣誉,暗地里却将郭子仪的权力分解掉,授命多人分任。这样,年逾八十的郭子仪就只成为帝国的一个象征。新皇帝再也不怕这个曾经位高权重的臣子,有什么深藏的不轨之心。在帝国模范官员的宣传中,不具备威胁能力的郭子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得到信任。他对唐王室的“死忠”,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突出地进行宣传。   郭子仪曾对皇帝表忠心:“跋涉艰阻,出没死生,所仗惟天,以至今日。”那时候的唐代宗或许还将信将疑,如今的唐德宗已经可以深信不疑了。   建中二年(781),在郭子仪85岁去世的时候,唐德宗为他罢朝五日,身后备极哀荣。他生于武则天时代,死于唐德宗时代,前后熬过七任皇帝。他生命的最后二十多年,与皇帝们持续不断的无声之战,此时一起被埋葬了。从此,一个功高不震主、君臣无嫌隙的郭子仪,被写进了历史。   这,就是正史。我们看到的历史。   参考文献:   [后晋]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宋]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2009年   [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中华书局,2003年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商务印书馆,2010年   黄永年:《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美]倪雅梅:《中正之笔:颜真卿书法与宋代文人政治》,杨简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年   严杰:《颜真卿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李碧妍:《危机与重构——唐帝国及其地方诸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   马驰:《李光弼》,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穆渭生:《郭子仪评传》,三秦出版社,2000年   曹建刚:《唐代“江东”地域政局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年

转载请注明来自福建瀛贤律师事务所,本文标题:《澳门管家婆一肖一码一特,全面解答解释落实_尊享版2.777》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