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桐城,曾经孕育出著名的文学流派——桐城派。有人称:“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溯其渊源,是桐城的民风中极其重视教育。在桐城,可以真切感受到教育的分量、文脉的悠长。
这是桐城的桐——因为油桐树漫山遍野,西周在这里设置了“桐国”。
这是桐城的城——文庙高脊飞檐,处处青砖黛瓦,仍然留存着明清老城的格局和优雅。
历史上,这个位处江淮交通要地的小城曾屡经战乱浩劫。到了明朝初年,社会安定下来,桐城留下的人口已经少得可怜。江南各地尤其是江西、徽州的移民纷纷来到桐城,这些朴实勤奋的移民,对子孙后代的教育特别重视,也形成了桐城浓郁的书香氛围。
不为良相,则为良师。崇文重教,以身相传。这让桐城在明清两代人才辈出。清代,桐城人方苞、刘大櫆、姚鼐的文章名动天下,他们和其追随者被称为“桐城派”。针对空虚浮夸的文风,桐城派的奠基者方苞,提出“义法”的主张,让文章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刘大櫆提出“神气”说,指出文章的美,最要节奏2024新澳正版免费资料大全,时代资料解释落实_标配版5.235。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他提出“义理、考据、辞章”,强调主旨、材料和文辞要融于一体,这种通达的文学观尤其可贵。桐城派还有一名大将,就是清朝的中兴名臣曾国藩。
桐城派绵延200多年,是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作家最多、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这和许多桐城派文人都曾为师传教有很大的关系。1902年,桐城派文人吴汝纶创办了安徽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桐城学堂,校内开设了法学、经济、物理、博物、制造等现代课程。
努力成为国家栋梁之材。这是他对学生们永远的期待与鞭策。后来,桐城学堂改名为桐城中学,先后创设“吴汝纶班”“国器班”“钱学森班”,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新澳门管家婆一句 ,时代资料解释落实_标配版5.235。这所成立120多年的学校,为国家各行各业输送了大批人才,毕业生中产生了12名院士。
(总台央视记者 卞晓妍 李林松 李秀吉 桐城台 安徽台)
责任编辑:谭言2024新奥正版资料免费提供,诠释解析落实_创新版4.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