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秋时期,叫小白的不一定是猫猫狗狗,还可能是一位普通人永远无法企及的处于人类金字塔尖的大人物。
春秋第一霸,齐桓公,公元前685年-前643年在位。《左传·庄公十五年》记载“十五年春,复会焉,齐始霸也。”《史记·周本纪》记载“釐王三年,齐桓公始霸。”《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武公十九年,晋曲沃始为晋侯,齐桓公霸于鄄(音同圈)。”《史记·晋世家》记载“晋侯二十八年,齐桓公始霸。”类似的记载还有很多,从这些记载可以充分看出齐桓公这个春秋霸主的含金量。
齐桓公,又称公子小白,出生年月不详。讲述公子小白的故事之前得先讲讲他那奇葩的父亲(齐僖公)和长兄(齐襄公)的故事。
齐僖公的父亲(齐前庄公)极有可能是一个身材高大的伟男子,因为齐前庄公生了一个女儿叫庄姜,可谓春秋前期第一美女,有《诗经·卫风·硕人》为证。齐僖公大概率也是个伟男子,因为他也生了两个漂亮的女儿,第一个是卫宣公的夫人宣姜,第二个是鲁桓公的夫人文姜。
《史记·卫康叔世家》记载“宣公十八年,为太子伋娶齐女,未入室,而宣公见所欲为太子妇者好,悦而自娶之,便令太子娶他女。”卫宣公老当益壮,夺儿媳,老夫少妻,亦可见宣姜之美澳彩资料免费的资料大全wwe ,时代资料解释落实_探索版7.422。卫宣公夺儿媳的行为不是先例,鲁隐公的父亲鲁惠公在卫宣公之前已经干过。
《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惠公嫡夫人无子,公贱妾声子生子息。息长,为娶于宋最准一码一肖100%精准,管家婆 ,确保成语解释落实的问题_优选版0.692。宋女至而好,惠公夺而自妻之。生子允。登宋女为夫人,以允为太子。及惠公卒,为允少故,鲁人共令息摄政,不言即位。”顺便说一句,公子允即公子翚弑杀鲁隐公后继位的鲁桓公。春秋时期对人性恶的体现是真的没有什么下限,与卫宣公、鲁惠公之流相比,郑庄公堪称国君中的君子。
《左传·桓公三年》记载“会于赢,成昏于齐也。”鲁桓公与齐僖公在赢地会见,约定文姜与鲁桓公的婚事。鲁桓公三年“秋,公子翚(音同挥)如齐逆女。齐侯送姜氏于讙,非礼也。凡公女,嫁于敌国,姊妹,则上卿送之,以礼于先君;公子,则下卿送之。于大国,虽公子,亦上卿送之。于天子,则诸卿皆行,公不自送。于小国,则上大夫送之。”
《左传》这段记录的意思是齐僖公亲自送女儿文姜出嫁的行为不符合周礼。周礼规定哪怕女儿出嫁给天子,国君也不能亲自送。那齐僖公为什么要亲自送文姜出嫁,勉强合理的解释是齐僖公舍不得这个漂亮女儿出嫁。
到这里还看不出文姜有多美。再看《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齐襄公四年,鲁桓公与夫人如齐。齐襄公故尝私通鲁夫人。鲁夫人者,襄公女弟也,自僖公时嫁为鲁桓公妇,及桓公来而襄公复通焉。鲁桓公知之,怒夫人,夫人以告齐襄公。齐襄公与鲁君饮,醉之,使力士彭生抱上鲁君车,因拉杀鲁桓公,桓公下车则即死。鲁人以为让,而齐襄公杀彭生以谢罪。”
《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鲁人告于齐曰:‘寡君畏君之威,不敢宁居,来修好礼。礼成而不返,无所归咎,请得彭生以除丑于诸侯。’齐人杀彭生以悦鲁。”
齐襄公在妹妹文姜还未出嫁时就与之私通,趁鲁桓公与夫人文姜来访的时候,再次与文姜私通。鲁桓公发现齐襄公兄妹奸情后,责骂了文姜,文姜就向齐襄公哭诉。齐襄公兄妹俩一合计决定杀人灭口,齐襄公设宴灌醉鲁桓公后,让力士彭生抱鲁桓公上马车,彭生趁机折断鲁桓公的肋骨,等到了下车地点鲁国侍从们才发现鲁桓公已经死在马车里。鲁国人因鲁桓公之死责备齐国,齐襄公就杀了彭生给鲁国赔罪。2024年新奥门天天开彩免费资料,全面解答解释落实_尊享版2.777
但凡受过教育的现代人看到这段历史记录大概都会产生一些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适感吧。哥哥齐襄公乱伦、谋杀、嫁祸,妹妹文姜杀夫、弃子,被大舅哥戴绿帽的鲁桓公稀里糊涂死了,对齐襄公忠心耿耿的彭生也死了,始作俑者的齐襄公和文姜兄妹俩活得挺滋润。他们以为杀人灭口就能掩盖这样的丑事(或许在春秋时期还算不上丑事),但是鲁国知情人宁愿出丑也要让他们留下千古骂名。
《左传》是记录与鲁国君主相关历史事件的编年体史书,出于为尊者讳,没有记录鲁桓公死亡的具体原因。不过在《左传·庄公元年》记载“元年春,不称即位,文姜出故也。”“三月,夫人孙(通逊)于齐。不称姜氏,绝不为亲,礼也。”《左传·庄公二年》记载“二年冬,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禚(音同卓)。书,奸也。”一句“书,奸也”表示特意记录文姜与齐襄公在禚地的相会,就是为了揭露文姜与齐襄公之间的奸情。
再看《左传·桓公六年》记载“公之未昏于齐也,齐侯欲以文姜妻郑大子忽。大子忽辞,人问其故,大子曰:‘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诗》云:‘自求多福。’在我而已,大国何为?’君子曰:‘善自为谋。’及其败戎师也,齐侯又请妻之,固辞。人问其故,大子曰:‘无事于齐,吾犹不敢。今以君命奔齐之急,而受室以归,是以师昏也。民其谓我何?’遂辞诸郑伯。”
看到这里,感觉郑国太子忽(郑昭公)不肯娶文姜的理由似乎不止《左传》记载的这些。一般来说,诸侯嫁女儿鲜有不从者,文姜长的漂亮,还是齐国国君嫡女,像太子忽这样不给面子的不多见。哪怕随同太子忽前往齐国的郑国大夫祭仲以“君多内宠,太子无大援将不立,三公子皆君也(《史记·郑世家》)”相劝说,太子忽仍然拒绝。
郑国太子忽宁可继承权不稳固也坚持不肯娶文姜,要说只有上述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恐怕不足信。我想大概太子忽对文姜与兄长乱伦有所耳闻,或者太子忽在帮助齐国作战期间发现了文姜与兄长乱伦的迹象,这样才勉强说得通。
说回齐僖公,《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齐僖公三十二年,僖公同母弟夷仲年死。其子曰公孙无知,僖公爱之,令其秩服奉养比太子。”齐僖公自己有三个儿子,太子诸儿(齐襄公)、公子纠、公子小白。结果齐僖公弟弟死后,齐僖公对弟弟的儿子公孙无知甚为喜爱,给公孙无知在俸禄、器物服饰、饮食等方面的待遇和太子诸儿一样。
历史上自己无子过继兄弟之子的君王都做不到像齐僖公这般爱侄子,更何况齐僖公本身有三个儿子,所以对于齐僖公如此反人性的行为,唯一解释就是公孙无知其实是齐僖公的儿子,这大概是隐藏在历史细节中的一次乱伦吧。
暂且抛开这个猜测,即便公孙无知不是齐僖公的儿子,齐僖公的做法也给太子诸儿(齐襄公)带来了威胁。因此,等太子诸儿继位后,“襄公元年,始为太子时,尝与无知斗,及立,绌无知秩服,无知怨。(《史记·齐太公世家》)”
接下来的故事将为我们展示大人物的无耻和小人物的忠诚。为了让大家看得顺畅,我不节选史书内容,直接用白话文表述。故事载于《史记·齐太公世家》:公元前686年,由于齐襄公没有按照约定派人到葵丘接替连称、管至父驻守,这两人还得知有人在襄公面前请求派人替换他们,襄公没有同意。因此这两个人很生气,便和公孙无知勾结一起准备叛乱。
连称有一个堂妹嫁给襄公,但是并不受宠爱,连称就让她暗中监视襄公的行动,并许诺“事成之后,让她做公孙无知的夫人”。冬季的时候,襄公到姑棼(音同冯)游玩,并在沛丘打猎。打猎时襄公看见一只野猪,有随从突然喊“彭生”。襄公很生气,用箭射野猪,结果那只野猪像人一样站立起来并啼哭。襄公非常恐惧,从车上摔了下来,脚受了伤,鞋子也丢了。
襄公回城后打了伺候他穿鞋的名叫茀(音同服)的侍从三百鞭,茀被鞭打后又被赶出宫。而公孙无知、连称、管至父等人听说襄公受伤了,就率领部下准备攻打襄公的宫殿。正好遇到被赶出宫的茀,茀知道他们的意图后说道:“先不要进去惊动宫里的人,惊动了就不容易进去了。”公孙无知不相信茀说的话,茀便让公孙无知看自己身上的鞭伤,公孙无知这才相信。
于是,叛乱者们便在宫外等候,让茀先进去。茀进宫后,将襄公藏了起来。过了很长时间,公孙无知等人越等越害怕,便闯入宫中。茀却和宫中卫士还有襄公宠幸的大臣一起攻打公孙无知等人,但是打不过叛乱者,全部被杀死。叛乱者们在宫中四处寻找襄公却找不到,这时有人发现门下面露出的人脚,推开门一看,果然是襄公,就将他杀了,公孙无知便自立为齐君。
齐襄公虽然存在乱伦、谋杀等不符合现代道德的行为,但是竟然有彭生和茀这样的小人物甘愿为他去死,也有宫中卫士和宠臣在公孙无知叛乱的时候愿意为他反抗。这些故事为我们勾勒出一个鲜活的饱含人性的历史人物,一个胆小懦弱、不守信用、不节私欲,但是可能对身边人还不错的齐襄公。
齐襄公的故事对我们来说最大的教育意义就是要谨言慎行,并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你永远也无法预知谁会背刺你,谁又会维护你。也许你只是随口一句话,却被有心人记恨一辈子;又或许你只是无意识的不耐烦,却被一些敏感的人产生误会从而做出对你不利的举动。
君不见现在各种恶性事件发生的越来越频繁,管好自己的手和嘴以及好奇心,不要因为一些不必要的行为成为某个恶性事件中的受害者。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澳门最精准免费资料大全旅游团 ,确保成语解释落实的问题_优选版0.692。